查看原文
其他

日本自然学校启示录❷ | 冰天雪地里的冒险教育

2015-12-09 黄海琼 黄少乐 盖娅自然教育

编者按:

 

  目前,在日本比较有规模的自然学校有3700多所,这是几年前的数据了。这些自然学校拥有能够提供优质环境教育、体验大自然的各种设施和野外活动场所,有专业的指导员和项目运作人员,并且常年实施各种以体验自然和环境学习为主题的项目。这是日本界定是否为自然学校的三个面向。


  自2013年起,北京自然之友·盖娅自然学校、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、福州乐享自然工作室陆续派人参与为期2个月的日本自然学校研修学习、短期参访,并联手乐行青少年体验式学习中心共同打造“日本自然学校深度体验冬令营”。


  究竟这些国内的从业者,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日本沉淀30年的“自然教育”,透过不同的角度,看到了什么?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?


  连刊五篇文章,日本自然学校概貌的故事,一直坠入到带领国内的孩子赴日体验的核心,细节之处,都是故事。本文故事的讲述者是来自盖娅自然学校的黄海琼(橙子)和“云南在地”的黄少乐(海螺)。



冬日里的栗驹高原自然学校


  今年初,我在栗驹高原自然学校度过了人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严冬,那时候的清晨里,看薄薄云层透出的霞光穿过光杆儿的榆树,在连绵的雪地上一点点儿移,纯净的雪地之上,交织着冷冷蓝光与暖暖霞光的光辉。信步而走,有时会遇到野生动物留下的脚印儿,鹿,野兔,它们曾在我们的梦夜里光临。暴风雪的晚上,风卷着雪打转儿,漫天落下又吹起的雪花之中,人走在这天地之间,只觉得渺小。


  严酷的自然之美,也赋予了这所自然学校、这儿的老师温和又坚定的气质。与栗驹高原自然学校合作的营期,于我们是一年里最重要的学习时光。我们的眼睛所见,我们的学习方向,并不只是活动本身,不只是大树上繁茂的枝与叶,更重要的是,支撑着枝繁叶茂的树体、深扎土地之中的教育观。


▌自发的冒险




暴风雪中的自然学校


  “雪地冬令营”的创始人是栗驹高原自然学校的负责人佐佐木先生,出发之前,他向我们提问:“当教育孩子时,你们希望他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还是不听话的孩子?”正当我在两种答案中纠结、想象两种孩子的优缺点时,他给出了自己的回答:“都不是,我们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听别人话才行动的孩子,而是要让他成长为大人。”我似醍醐灌顶,明白问题的重点不是“孩子”,而是“成长”;不是现在,而是未来。


  但成长是如何发生的?按照佐佐木先生所介绍的“冒险教育”的理论,成长就是扩大C-Zone(舒适圈)


  C是指Comfortble(舒适),所谓C-Zone,是指稳定在一种已经知道的、安全的、可以放心的、舒服的、轻松的、可预测的状态,而从这个舒适区走出来,则伴随着未知、危险、不习惯、不可预测、精神不安、紧张害怕、结果不能保证、无从知道成功还是失败的一种状态,所以突破C-Zone,意味着“冒险”。



合力建造冰雪剧场



晚上,在冰雪剧场中演出


  冒险是一种自我的尝试,不是强迫的,把畏水的孩子推到水里并不是“冒险教育”。是否自发自愿很重要,以自己的意志力进行挑战。


  舒适区之外一定空间内是有弹性的,孩子通过好的体验活动,若能跨越他们的舒适区,以后人生中发生什么事情,也能更好的跨出这一步。


  在自然学校里,不只是提供给孩子体验的机会,还会认真考虑这个体验是否能帮助到孩子成长、帮助孩子提高生存力。日本的“生存力教育”,是指不论社会如何变化,个体都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,主动学习、主动思考,作为主体来判断、行动,去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;自律,与他人合作,拥有体贴他人和富于感动的丰富人性;坚强生存下去的健康体质和体力。


▌雪地里的冒险教育




雪地跑步——穿着笨重的雪橇鞋哦


  带着印证冒险教育理论的心愿,我们来到慕名已久的雪地冬令营。冬季的严寒大雪是很严酷的自然环境,单从自然体验来说,有些单调、不舒服,当然也不习惯。然而正是这有别于城市的非日常环境,给“冒险”教育提供了条件。


  冬令营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“体验式学习”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,这种体验包括社会体验、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,而这三种体验都能达到扩大他们的C-Zone,也需要有针对这些孩子精心设计的活动。


夜宿雪屋


  雪地中的生活体验:规律的作息(包括起床、日记、洗衣等)、喂小牛、寄宿牧民家、睡在自建雪屋……孩子们经历从非日常生活到日常生活的转变,他们的C-Zone逐渐扩大了;


  雪地中的自然体验:追踪动物痕迹、雪上运动会、造雪屋……一系列难度逐渐加大的雪地活动是冬令营的重点,孩子们除了享受纯净的冰雪自然,还体验到兴奋、沮丧、委屈、满足等各种情感;


  雪地中的社会体验:与陌生人生活、共同完成任务(雪地追踪、发表会、运动会等)、餐前感恩与餐后感谢……这一系列活动都是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,过程中自然发生的争吵、妥协、合作、沟通、表达、沉默……都是C-Zone扩大的过程。



引导员说,试试看在雪上印张脸模吧!一对父子就不由分说趴在了雪地上


  然而,为什么是这些活动?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?背后又有什么更深的含义?其实,冒险教育中的“冒险”只是一种手段,而“教育”才是更重要的。


  说到“教育”,最重要的应该是目的。我们的目的是孩子们得到“成长”,具体到雪地冬令营而言是“生存能力提高”


  根据“冒险”理论,每个人的C-Zone不同,设计的活动应该符合特定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。比如对于7-14岁的少年,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、规则意识的建立等,而这些需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完成,所以雪地冬令营的活动主线其实是建团队,而“搭雪屋”这个大任务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完成,前面的一个个活动都是为最后这个大任务所做的铺垫,如果前面的任务完成得不好,那么团队就建不起来,也不可能造成雪屋。



搬雪砖


  所以雪地冬令营不仅仅一些体验活动的堆砌,单单体验活动或游戏并不是“体验式学习”!要想将“体验”变成学习的过程,需要遵循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、需要体验之后的回顾、反思和反馈,把当次经验链接到下次体验当中,不断循环。


  在雪地冬令营中,难度逐渐升级的团队活动,就是让孩子们不断地体验、反省,通过分析活动中的得失,思考下一次活动中新的做事方式,逐渐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。而在这里的经验又会带回到他的日常生活,使他在这个社会的“生存”能力真正提高。——这样,我们教育的目的也就越来越近了。



在雪原里徒步


  也许这样朴素的“冒险教育”理念颠覆了大家对于“冒险”的理解吧?而看似“简单”的逻辑在亲身的“体验”中却会有更加强烈的感悟和启发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4家自然教育机构联手,携手促成“日本自然学校深度体验·雪地冬令营”。希望所有营员和国内的同行伙伴,能够直接感受到那种直指人心的力量,突破C-Zone,成长为更好的自己。


招募:内行看门道·来一次“日本自然学校深度体验”!

  在白茫茫又冰天雪地的“枯燥单调”中,好的“课程设计”为什么能促使有些日本孩子连续多年请假参与同一主题的营地活动?


  您是否在找寻“自然教育”的入道之门?有什么机会,比观摩并亲身参与一个营队更能帮助自身和机构提升呢?2016年日本自然学校“雪地冬令营”开放行业学习者名额,请您一起去亲身体会为什么说“自然教育”是“完全教育”。


  栗驹高原自然学校成立于1995年,创始人佐佐木先生是冒险教育专家,栗驹高原的自然体验活动以野外教育&冒险教育为其主要特色。真正到了栗驹高原自然学校里,最叫人激动的,是看到教育理念的落地。


  此次雪地冬令营的行程,是佐佐木先生携栗驹高原自然学校特别为我们设计的,参与者包括儿童营员和行业学习者,旨在通过一个完整的营地活动过程,完成深度的体验与交流学习。

行程安排(点击大图查看):





【自然之友·盖娅自然学校】

通过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、重建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、促进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、培力绿色公民的社会氛围


输入关键词: 活动|培训|冬令营|公开课|绿色生活|森林幼儿园|亲子团| 查看相关文章


提示:以回复方式获取信息,请确保已关注认证公众号【盖娅自然教育】,并在其微信对话框内。


阅读原文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了解“日本自然学校深度体验-雪地冬令营”特色、行程安排及行业学习者报名方式。

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